注册 登录
安徽胡氏宗亲网,胡姓的精神家园 返回首页

胡宁生的个人空间 http://www.ahhszqw.com/?47271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寻祖觅踪去篁墩

已有 2446 次阅读2016-1-8 16:15 |个人分类:龙坦胡氏| 龙坦胡氏, 黄山怪石

    退休后一下子静了下来还真的不适应,突发要把“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弄个清楚明白。这个问题年轻时绝没有想过,归咎于上了年纪,叶落归根的情缘吧?
    既然要理,就要理得彻底。泾县溪头都的“龙坦胡氏”究竟来自何方?先人为什么会在这里定居?有没有哪些分支?去向在哪?——看来是个大工程,报着试试看,查到哪里到哪里的心态,开始了寻祖追踪。出乎意料,网上的资料很多,但同时很繁杂,各种版本的说法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根据自己的理解认真的进行了梳理,归纳整理初步理清了“龙坦胡氏”渊源。
一、“龙坦胡氏”渊源

胡姓始祖胡公满
    胡氏得姓:历史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周武王,他消灭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周武王特别追崇舜帝,当他知道自己部下陶正(专管陶器生产)的虞父是舜帝的第三十一代孙,就把大女儿太姬许配给他,并封其子妫满(胡公满)为陈国国君。妫满死后谥号为“胡”,胡公满被公认为中华胡姓的始祖。原居住在西周陈国的河南东部的胡公满的后人,大多迁向了西北的甘肃东部、宁夏、陕西一带。中华胡姓公认的郡望“安定郡”是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所设的,范围在甘肃东和宁夏一片。“安定胡氏”得名于安定郡。三国时魏国车骑将军胡遵为安定临泾人,子孙有镇南大将军胡奋,将军胡烈,秦州刺史胡渊,晋武帝贵嫔胡芳。南北朝时期,有北魏司徒胡国珍,北魏宣武灵皇后胡充华,后有雍州刺史胡僧洗,泾州刺史胡宁,徐州刺史胡虔,陇东王胡长仁,赵州刺史胡长粲。安定胡氏作为曹魏、西晋、北魏、北齐皇室的功臣与外戚,保持门阀族望长达几百年的时间。“安定胡”因此名声大震,有“天下胡姓出安定”之说。
    秦始皇定都陕西咸阳,是“中国第一帝都”。我们的先人一直是朝廷高官,尽管隋朝建都长安(隋炀帝时迁往洛阳),但胡氏先人还是“世居咸阳”。
1、胡福与胡裕
    隋末隋炀帝当政时,“世居咸阳”的胡氏五十八代孙“兵部郎中”胡乐陵有二子胡福和胡裕,兄弟两均在朝廷任命官。长子胡福时任姑孰(现安徽当涂境内)太守;弟弟胡裕的官比哥哥做的大,时任工部尚书。这支胡氏的南迁,缘于弟弟胡裕。
2、胡裕南迁黄山

尚书里
    关于胡裕到黄山(太平)的说法是:
    隋炀帝听说黄山产有白茶,醇香奇异,饮之可治百病,长饮可以长生不老,列入贡茶,派工部尚书胡裕来黄山督办白茶事。而胡裕到黄山查看了解到此茶只产在黄山北麓的轩辕峰东北一带,产量很低,而茶农却以此维生。于是他动了恻隐之心,不忍心让茶农无偿供奉而断了活路。一日他将官印、官帽、官服折放整齐,丢在住处,弃官而逃。此时正值隋末战乱,隋炀帝自身难保,顾及不了追究胡裕。趁天下大乱,隋大业年间(605—617年)他领全家自陕西咸阳迁来黄山,定居在现在黄山区三口黄山夫子峰下,“隋尚书,隋亡遁黄山”,由于他曾是尚书,后来人们就称该村为“尚书里”。
    随后,灭随兴唐战四起,争天下大乱,胡福的官位岌岌可危,为保全家,时任姑孰太守的胡福随弟弟举家也搬迁到黄山,落脚在当时的新安郡(如今屯溪)黄墩。成为今徽州胡和江西婺源清华胡始祖之一。
    唐代,胡裕的孙子胡松,胡福的曾孙胡学都因为有功当了常侍官,他们俩都能在皇帝面前走动,是胡姓族人的荣耀。
3、李白为胡氏家谱作序
    胡裕有两个重孙,大重孙胡邦后来成为黟县胡姓始祖,小重孙就是胡珲(胡松之子),住在黄山区谭家桥罗村碧山。唐玄宗登基后,为广泛征集文字侍从官员,创设了翰林院,胡珲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就进了翰林院。天宝元年(742),李白被引见给唐玄宗后也进了翰林院,和胡珲相遇成为好友。但天宝三年(744)李白因醉写蛮书离开了长安,不久胡珲退休归隐碧山。
    李白曾三次来黄山,第二次来黄山是天宝十四年(755)。被泾县万村的汪伦抓住李白好酒、爱游山逛水的软肋,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弥天大谎骗来李白。
    次年的天宝十五年(756)春,遭流放遇赦后的李白第三次又来黄山,专访隐居在黄山的好友胡珲。李白到胡珲家看中他家养的白鹇,开口讨要。此时正值唐太宗下令统一修订氏族志,胡珲受命系统整理编撰从周朝得胡姓派系的首部《胡氏家谱》。于是胡珲提出送白鹇可以,必须要为《胡氏家谱》写篇序,李白欣然答应,于是,李白成就为《胡氏家谱》的第一作序人。
    按太平仙源《城南胡氏家谱》,李白写的《乾元已亥谱序》是:
    乾元已亥谱序
    余在翰林,为同列者所谤,诏命散迹江湖。适采石而过黄山,访翰林同事故友胡公珲,退休养白鹇以自娱。主其家稍久。一日,以谱图示余,曰:“钦奉我太宗皇帝诏,高士廉岑文本,取天下谱牒,参诸传,作《氏族志》修,是以应诏。得余本,窃附己意,增新而遗诸后。敢请一言,以弁其首。”余受而观之,为之叹息不已。胡盖舜之后也,周封其裔孙胡公满于陈,子孙以谥为姓。世居咸阳,代有显人,曰刚,为汉大司农;曰贡,为交趾都尉;曰广,为太子太傅;曰福,为姑孰刺史;避乱歙之黄墩;曰裕,为尚书,福之弟也,因隋亡于唐,隐遁宣之黄山。传至邦公,迁宏潭。惟公家碧山。今作是谱,深得一本合族之道,此予所以观其图而叹息也。呜呼,世之氏族,孰非古帝王盛德之后哉!然历世浸远,支脉日分,盛衰隐显之迹,有不齐矣;死生患难、庆吊救恤之礼,不能以相及矣;同气相视如途人矣。是故无谱非贤子孙莫能修也,有谱非贤子孙莫能传也。珲,亦胡氏之贤子孙哉!自有虞至于今,上下数千百年,蝉联奕叶,而文献足征矣。《传》曰:“公侯之世,必复其始。”未有先世功德深厚而其子孙不能繁衍盛大者也,胡氏之族其可量也哉!故援笔序此,以复其请云。
4、朱熹为胡氏家谱作序
    南宋孝宗乾道辛卯年,理学大家朱熹为当时太平《胡氏宗谱》写了《乾道辛卯谱序》(乾道七年,1171年)。该谱序对胡姓缘起,胡福、胡裕南迁繁衍,胡姓对社会的贡献都作了论述,其中尤其是对胡珲与李白的关系作了肯定。该序有关胡姓缘起和胡珲与李白的关系部分是:
   “阅及宗谱,备查胡氏根本,方知出自舜之后也。武王克商,寻舜后而封胡公满于陈。以后生齿渐繁,星居分野,在先多住咸阳。及裕公、福公南渡,迁于徽、宣之间,碧山、清华乃其始迁也。复迁浙之龙泉、韶湖等处,闽之崇安等处,江、广之西北庐陵等处,并池、太、秣陵一带诸宗,皆一脉流传者。向仕于汉者固多,刚公、广公其杰出者,实有名于当代。仕于唐者甚众,学公、珲公其最高者,一与李克用并功,一与李白友善,后访至于其家,赠诗而作谱序,故胡氏修谱自此始矣。”
    朱熹对胡珲的评价相当高,认为他是“仕于唐者”中的“其最高者”。至于胡珲于李白的交往,说得更是明白不过。太平胡姓修谱即从胡珲开始。
    李白、朱熹均为胡氏家谱作序,可见自唐到宋,胡氏社会影响巨大。由于民国前的胡氏家谱都是将胡福、胡裕兄弟合谱修订的,故李白、朱熹作的序言也是“龙坦胡氏”的荣耀。
5、胡学常侍胡

婺源清华
    “龙坦胡氏”是胡氏五十八世隋末姑孰太守胡福的后人。胡福传至五十九世到胡瞳。而胡瞳的七子胡学(850年——907年)是六十世。他年少便聪明机灵,悟性过人。“唐懿宗咸通九年(868),他登进士第,官拜本路司户。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刚正不阿的胡学上疏皇帝,痛斥宦官田令孜无视皇帝,恃宠横暴,把持大权,无所不为。他还上奏说天象有异常变化,是不祥的征兆,预示着社稷有危。田令孜闻听此言,暴跳如雷,诬陷胡学诽谤大臣之罪,将胡学被贬谪福州。然而不久,他又被重新起用,担任舒城令。唐僖宗广明初年,黄巢攻陷长安,而僖宗皇帝在田令孜挟持下仓皇出逃,避乱于四川。由于道途险阻,诏令不通,当时天下百姓几乎都认为唐皇室日暮途穷,不可能再东山再起。但胡学却对此充满信心,认为自古国家未尝没有不以患难而重新复兴的。
    此后他与李克用、王重荣等并肩作战,讨伐黄巢,为恢复唐室,为重振唐朝河山做出巨大贡献。因为他功绩卓著,官封宣歙节度讨击使、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诏赐新安郡开国男,食邑三千户。
    关于胡学退隐后举家迁移婺源清华的缘由,历史记载是:胡学十八岁时,曾经伴随父胡瞳去婺源通灵观,道经清华,见此处清溪外抱,形若环壁,群峰叠起,势嶂参天。感叹:“住此,后世子孙必有兴者。”他们父子投宿于清华通灵观时曾游通灵观洞。父子两游兴大盛,题诗于洞内。诗云:“三崖九洞出尘寰,问讯真人得纵观。丹熟已乘仙鹤去,云深惟有老龙蟠。铁船过海源流远,玉柱擎天星斗稀。臂破莓苔认诗句,录归传作书图看。”
    于是他于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举家由黄墩(篁墩)徙居到古邑婺北清华(婺源清华),成为为清华常侍胡始祖。这支胡姓后人称为“清华胡”,又称“常侍胡”。缘由这一支脉因胡学镇压黄巢起义立下大功被封为常侍,后人尊称为常侍公,胡学是婺源清华胡姓始祖。
6、胡汝坚定居泾县溪头都

溪头都
    胡学生有8子,其中最为显达的当属六子胡延晖这一支。胡延晖下传6世至胡渠(胡东野),胡渠是宋代宣州通判。任职期间看中了天杰地灵的泾县溪头都,于是将儿子胡汝坚举家从婺源清华迁居到“泾邑溪头都龙坦罗村”,胡汝坚成了“龙坦胡氏”的始祖。
    “龙坦胡氏”的传承脉络是:胡乐陵——胡福(隋末)——胡学(唐代)——胡汝坚(宋代)。
    “龙坦胡氏”的迁移路径是:陕西咸阳——屯溪(篁墩)——婺源(清华)——泾县(溪头都)。
    “常侍胡”是“安定胡”的分支,而“龙坦胡”是“常侍胡”的分支。
    “龙坦胡氏”的属从关系是:安定胡(安定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常侍胡(婺源清华)——龙坦胡(泾县溪头都)。
7、龙坦胡氏分支
    之后,胡汝坚下传数世至胡显保、胡五保2人,两支一同繁衍,齐头并进。2人下传数世至胡念七,他迁居池州青阳,成为青阳始祖。
    胡念七生子胡应志。此时正当宋末元初,兵荒马乱,百姓颠沛流离。身处乱世的胡应志年纪尚幼不慎在野外与家人走失,他独自一人在外流浪,寻找双亲,幸亏在路上遇到汪公(其名不详)。
    汪公见胡应志风骨不凡,非常惊奇。于是,汪公将胡应志接回家中,家人无论老小看见这垂髫小儿都啧啧称奇,不敢怠慢,认为假以时日,必成大器。汪公对胡应志关怀备至,时时流露出舔犊之情,最终将胡应志招为东床快婿。
    光阴荏苒,几年之后,胡应志连生2子:长子胡楠,次子胡桂。两子聪明伶俐,悟性过人。当两人还稚气未脱之时,诗书春秋已经了然于胸。宋度宗咸淳年间,胡楠、胡桂双双登榜,兄弟联芳。一时之间,胡家名闻遐迩,乡人谈及胡家往往钦佩不已。
    眼见2子业已成才,胡应志心满意足之余,思乡之情又难以抑止,但是汪公的养育之恩岂能忘怀。考虑再三,他决心定居于此,不久故土之思也慢慢消去。
    胡应志下传数世至胡廷广,胡廷广迁居歙邑。胡廷广8世孙胡绘,9世孙胡珍迁居歙县胡村,10世孙胡以文、胡以信、胡以忠、胡以行迁居婺源考川。
    又有记载:高宗南渡(1127年建炎元年)“龙坦胡氏”的胡应麟,为避战乱,“自宣之泾川而择北寺巷居焉,迄今为宁川之始祖也”。
    这么说,歙县、婺源考川、无为濡须、青阳、浙江湖州、兰溪、海宁、福建宁德等地也分布有“龙坦胡氏”的支脉。
二、寻祖追踪去黄墩
    像徽州的大多世家大族一样,胡姓是由外地迁徙而来,入徽后“始迁篁墩”,然后转辗至婺源而到泾县溪头都,黄墩是我们这一支脉胡氏南迁的第一站。1400多年前祖先立足的地方究竟怎样?想要弄清“我从哪里来”,驱使我得到实地看个究竟。
    国庆期间女儿又邀我出去转转,方向是屯溪方向,而顺带游玩的地点随我定。黄墩就在附近。而我弄清了“龙坦胡氏”南迁的首站就是“篁墩”。为追寻先祖的足迹,提议去“篁墩”。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璧村,中有古篁墩。”山西洪洞大槐树、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和原属徽州歙县的古黄墩(篁墩)呈三角鼎立的态势在中华移民历史上都占据有重要地位。较之明代从中原移民南迁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福建石壁村来说,“篁墩”的移民史可以追溯到公元零年前后的汉代。不仅起始早一千多年,而且历史跨度涵盖各朝各代移民的南迁全程。
    “篁墩”现改为“黄墩”,现在属屯溪区管辖。位于屯溪到徽州区、歙县的必经之道上,以前多次路过但从未关注,就是因为理到与我们“龙坦胡氏”有关,而兴致倍增。
    从黄山区出发沿G3高速呈坎下,经徽州区岩寺,慈张公路线与花山旅游公路线的交汇点,伫立有徽州区与屯溪区界石镌刻有“屯溪”两个红色大字,公路的对面就是黄墩村委会。

    黄墩地处古徽州月牙型盆地中端偏西,紧傍徽州的母亲河新安江,山川形胜:天马列其前,石壁拥其右,古宫辅其左;大河前绕,重山后镇。地理上的优势,千百年来,成了众多姓氏迁徙徽州最集中的始居地和徽州宗族聚居地。据资料统计,至少有三十多个氏族先后徙居黄墩。特别是两宋大理学家程颢、程颐、朱熹三夫子的祖籍都在黄墩,黄墩成为“洛闽溯本”的“程朱阙里”,历来被学术文化界尊之为“儒教圣地”,素有“东南邹鲁”之称,是徽州文化历史辉煌的一个标志。黄墩也因此被尊称为“徽州文化第一村”。
    将车停在黄墩村委会院内,问询工作人员,她告诉我们右侧的道路通向村里。沿所指的道路前行,紧挨村委会后院的就有一条小溪。两墩古石桥横跨,桥头古树枝盛叶茂。
    “篁墩”最初名叫“姚家墩”,因东晋时有一个名叫黄积的,“为考功员外郎,从元帝渡江任新安太守,卒葬郡西姚家墩。积生寻,庐于葬,遂家焉,改曰黄墩”。后程氏族人世居于此,因地多修篁翠竹,改“黄”为“篁”。唐末黄巢之乱时,黄巢军一路烧杀掳掠,相传,“凡地以黄名者,兵辄不犯,盖谓己也”。于是在唐末时又易“篁”为“黄”。至明代,休宁进士、篁墩程氏后人程敏政再次改“黄”为“篁”。
    这里是倒是一片寂静处,树影在碧水中婆娑,环境优雅,空气清新。

    “程、汪、吴、黄、胡、王、李、方”通称徽州八大姓。古徽州是个移民社会,史料记载,由外地迁入徽州的家族达88个,其中仅唐末黄巢起兵时就迁来了20多个姓族。王姓、朱姓、李姓、 江姓、汪姓、张姓、项姓、叶姓、程姓、金姓、潘姓、曹姓、许姓、毕姓、洪姓、姚姓、黄姓、戴姓、韩姓等都在黄墩曾留下历史的痕迹。黄墩成了徽州宗族的一个重要发祥地,众多名门望族从这里繁衍而出,被国内外誉为“徽州宗族圣地”。
    作为自古为中华民族南北移民的重点地区古徽州,从这里迁出族人散居全国各地有千万以上。每年海内外众多华人来这里寻根问祖,黄墩在中国移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村口的古石桥依旧,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黄墩位于新安江旁,四周是平川和低山,徽州岩寺盆地和休宁盆地分列两侧,易于安顿移民。汉、唐皖南地区以歙县徽城为中心,黄墩是歙县西部水陆交通中心,商业活动相对活跃。当地百姓也易于接受外地外姓族人迁入,而徽州其它村镇闭塞,以一宗一姓族居为主,外来移民很难溶入,移民首选之地就非黄墩莫孰了。
    岸边的石埠追忆逝去的岁月,潺潺的流水喃喃叙述这里发生的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我们是徽州八大姓中的胡氏后人。先人胡福在隋灭唐始的战争中,举家迁到这里。在以黄山为天然屏障,崇山峻岭掩护下的古徽州得以生息繁衍,让胡氏后人发扬光大。石桥曾留下祖宗的足迹,重走感慨万千。

    古树根深,植物叶茂。从“安定胡氏”的一个分支经这里走出的胡氏后人遍布中华大地,足迹踏向世界各地。
    民风犹存,生活继续。倒让人回味到清代诗人潘世镛的《晚过篁墩》中的“水绕山环峙一墩,绿烟夹道近黄昏。停车细访先人宅,犹有千年老树存”的意境。

    水口不远处就是黄墩村,岸边的右侧有路通向村里。

    路旁的母牛好奇的注视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这是个三口之家,稍大些的惬意的浸泡在水中纳凉,而幼子依偎在母亲身旁。

    古宅依旧,巷道深深。历史上诸多名人曾在此留下丰富遗迹。富仑山前,有朱家巷,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先世的故居所在。村中立有“程朱阙里”牌坊,巍峨壮观。北宋初年李方等奉太宗之命所编成的《太平广记》中,就有对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对程朱理学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它的名字。

    时过境迁,最初南迁到这里的把它作为中转站,从这里又继续迁到别处。老屋的斑斑印记,喃喃叙述逝去的岁月。
    得以这片土地,让先人胡福落脚,使之族人生存繁衍。历史悠悠、时过境迁,曾经的家园饱经沧桑,如今已经面目全非,断垣残壁依稀显露那逝去的岁月。

    古徽州称为“中原望族避乱的世外桃源”,南迁的历史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初的人口迁入,为魏晋时期的“永嘉之乱”,中原民户迁至长江流域者超过百万,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士大夫阶层和贵族阶层。这个南迁时间延续到后世的南北朝、隋,时间长达两个世纪之久,也是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潮。黄墩就像是一个绳结,从中原南迁到这里的名门望族,沿着新安江深入到屯溪盆地之后,会先到篁墩歇一下脚,休整后再到其他地方安居下来。南迁至黄山地区的中原人联合官方对当地的山越人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和同化,反客为主,中原人的后代成为了这里的主人。黄墩就是中原望族入皖的起源地。这里是徽州人的根基之地。

    老屋前置放有几块石料,估计历史久远,女儿留驻与历史的交融。

    明知现存的建筑并不是1400多年隋末唐初先人胡福时期的,但从累累瘢痕中感受到历史的沉淀,想象还原当年先祖胡福率家人仓促逃命于此,重振家业的场景。

    尽管有些新的建筑,但老街基本上保存下来。黄墩人对络绎而来寻根的人习空见惯,特别热情。居民主动告诉我们,街道原来是石板路,近年才改建成水泥路。说到改铺水泥路,大家一致表示很遗憾且无可奈何。

    尽管不认识,但都似曾相识,与我们打招呼的人多。询问我们来自何方?来这里的事由?主动的为我们当起义务导游。感到黄墩人对家乡很有自豪感,对寻祖的“家里人”特有亲情。

    看来胡姓的影响并没有“程、朱”的大,胡姓居民也不太多。一位中年男子听说我们是胡姓,立即指着一幢老宅说这家就是姓胡的,并领我们去了。但铁将军把门——主人不在家,遗憾的没有聊聊,了解他知道的一切。

    新旧结合的巷弄深处门楼凸显徽式建筑的元素,看起来年代久远。

    扇形门匾黑底红框,“杏林”绿色大字,表明这里是医道世家。

    街道右侧的遗址断壁残垣围就,杂草丛生,带给人以荒凉的惆怅。

    左侧的一个门楼既然二层,问询居民,他们告诉我,是置放农具等杂物的阁楼。佩服古徽州人对空间的充分利用。

    小街两侧有众多的巷道延伸,将古村的各家各户聚集在以街道为中心的网状分布。

    由于黄墩相对于封闭的婺源、黟县、歙县来说,靠近古新安江故道,是一个水路码头,而且地处盆地,经济发达。作为一个中原移民至徽州地区的发源地、中转地,兴起得早,衰落得也早。最初迁徙而来的如今已经看不到了。与胡姓相同,早已遍布神州大地。这里难寻到那个时期的古迹。

    不解的是黄墩村的历史从明代之后却戛然而止了,历史文献上再也没有相关的记录,以至于到了明代之后,这里有多少人口向外迁出,全然没有记载。

    街道右侧有一个巷子,女儿里走。热心的居民告诉,那是个死巷。我告诉他为了拍照,寓意穿越时空,他会心的笑了。

    村子不大,一会儿就走到尽头,巷子通往205国道。

    女儿去村委会取车,国道旁新建的居户的建筑也分不清是什么风格。 如今的黄墩已经完全看不到古时的风貌,但很多血脉传自中原的都将这里当成祖先缘起之地。明嘉靖十三年程尚宽所著的《新安名族志》中,记载了84家大族迁移徽州的过程。至今,皖南地区,还能见到这些保留着古老姓氏为村名的古村落。

  离开黄墩,赶往屯溪。尽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寻踪,但满足了心愿。虽然如今的黄墩古建筑风貌基本消失,马头墙早已褪尽了昔日铅华,只有几座苍老的明代古石板桥在几棵古树边静静地伴着溪水流淌,但最大收获,是对先人的崇敬悠然剧增。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QQ|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安徽胡氏宗亲网 ( 皖ICP备10204315号 )  

GMT+8, 2024-4-19 20:52 , Processed in 0.1401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