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徽胡氏宗亲网,胡姓的精神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业彬

[复制链接]

68

主题

92

帖子

85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50

网站推广勋章优秀版主勋章特殊贡献勋章团结和谐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3:4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徽省“江淮名医”推荐表
姓名
胡业彬
性别
出生
年月
1957.10
民族
政治
面貌
中共党员
学历
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1982.7
职称
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所在科室
干部心内科
从事专业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
门急诊诊疗人次
2009年:2516
2010年:2710
2011年:2916
临床一线工作日(门急诊、日常查房、手术)
2009年:275
2010年:296
2011年:315
患者满意度
2009年:97%
2010年:98%
2011年:99%
诊治疑难危重病例数/Ⅳ级手术例数
2009年:175
2010年:226
2011年:281
同级别医院请会诊次数
2009年:9
2010年:13
2011年:17
个人承担主要任务的接收进修人员数
2009年:1
2010年:2
2011年:3
个人承担主要责任的医疗纠纷发生例数
2009年:无
2010年:无
2011年:无
开展有影响力的特殊技术项目
1、开发院内制剂,“温肾益心丹”,具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作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我院药剂科制剂中心)
2、补肾活血法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我院中医适宜技术,医务处备查)
3、穴位敷贴治疗冠心病(我院中医适宜技术,医务处)
4、耳穴贴压治疗高血压(我院中医适宜技术,医务处)
发表临床疾病诊治、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文章
1.益气活血解毒汤对实验性家兔急性心肌缺血一氧化氮、内皮素和丙二醛的影响。2008年2月,指导老师:胡业彬。
2.温肾益心丹对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其对BNP水平的影响。2008:17(2):137-139中国中医急症,张叶祥,指导老师:胡业彬。
3.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2009年2月,中国中医急症,指导老师:胡业彬。
4. 益气活血解毒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血液流变学、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2009年5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丁树根,指导:胡业彬。
5. 冠心病某些危险因素与“瘀毒”病因关系探讨。2009年8月,安徽中医学院学报,陈浩,指导老师:胡业彬。
6. 益气活血解毒汤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CRP水平及主动脉斑块的影响,2009年11月,指导老师:胡业彬。
7. 益气活血解毒汤对动脉硬化患者血清MMP-9、CRP及血脂的影响。2010年4月,中国中医急症,汪健,指导老师:胡业彬。
8.温肾益心丹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2011:20(6):866-868中国中医急症,张叶祥,胡业彬。
9.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汤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疗效及对CRP、HCY水平的影响。2011:20(8):1218-1219中国中医急症,张叶祥,胡业彬。
10.益肾活血解毒汤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2012.1,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指导老师:胡业彬。
11.温肾益心丹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细胞凋亡的影响,2012.7中国中医急症,杜卫甫,胡业彬。
(见附件)
能代表申报者最高水平的本专业诊治疑难危重病例/Ⅳ级手术简介(每个简介限2000字以内,同时附病历原件)
1患者李xx,男,80岁,已婚,汉族,住院号:208946
因“反复发作胸闷、心慌、气短10余年,再发加重4天。”患者于10余年前无诱因下反复出现胸闷、心慌、气短,曾就诊于我院及外院,结合心电图:ST-T变化,诊断: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长期予扩冠、改善心脏供血、利尿、强心、扩血管治疗,症状时轻时重,气短渐进性加重,多次住院治疗。此次发作于4天前无诱因下胸闷、气短加重,伴夜间不能平卧,需要侧卧或者半卧位入睡,偶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为了进一步诊治,遂住入我科。病程中纳差、乏力、睡眠差、大便干结、小便次数多。仍需治疗的合并疾病情况:有脑梗死病史,平素头晕、记忆力下降。平素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有脑梗死、2型糖尿病、慢性胃炎、前列腺增生症、双下肢动脉硬化症,否认高血压;否认脑出血;否认肺结核;否认肝炎;有战争伤,有胆囊炎切除术史多年;体格检查:BP:130/70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体型中等,营养良好,扶入病房,慢性面容,面容晦暗,表情淡漠,自动体位,对答切题,查体合作,精神可。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头颅无压痛,头颅无肿块。眼睑无浮肿,眼球未见异常,结膜未见异常,巩膜无黄染,角膜反射,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双侧外耳道无分泌物,双侧乳突无压痛,双侧听力正常。鼻外形正常,鼻翼无煽动,双侧鼻腔通畅,双侧鼻窦无压痛,无异常分泌物。口唇紫绀,咽腔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扁桃体表面无脓性分泌物。颈软,颈部无抵抗感,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胸骨无压痛。腹式呼吸,呼吸节律整齐,深度均匀,呼吸运动对称,肋间隙正常。双侧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肺部叩诊清音。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尖搏动未见异常,心尖搏动位置正常,无剑突下搏动,心前区无隆起。无心包摩擦感,未触及心脏震颤。心脏相对浊音界扩大。心率6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外形腹部平坦、对称,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柔软,无液波震颤,无震水声腹部无肿块。肝脏未触及。胆囊未触及。脾未触及肿块。肾未触及。肝浊音界存在,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移动性浊音阴性 ,双肾区叩痛阴性,双输尿管压痛点无明显压痛。肠鸣音正常,无气过水声。直肠肛门未查,外生殖器未查。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大腿、阴囊均有凹陷性水肿,双下肢色素沉着,四肢无畸形,无杵状指、趾。关节无变形,关节无异常。膝腱反射正常、跟腱反射正常、肱二头肌反射正常、肱三头肌反射正常、腹壁反射正常、提睾反射正常、巴氏征阴性、克尼格征阴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科主任胡业彬主任指出:患者男,80岁,主因“反复发作胸闷、心慌、气短10余年,再发加重4天。”为主症入院,中医辨病当属“喘证”范畴。四诊合参,其气短,心悸胸闷,不能平卧,肢体倦怠,胸膈满闷,口渴,尿黄量少,肢体浮肿,舌质暗红,苔腻,脉滑数,故辨证"痰瘀互结证"型。患者高龄,久病,平素脏腑机能减退,脾虚痰浊内生,久则影响血液运行,形成痰瘀互结病理状态,心失所养,心脉不畅,故发为气短、胸闷、心慌。舌质暗红,苔腻,脉滑数,皆符合诊断要点。本病应当与“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相鉴别。后者惊悸怔忡,气短乏力,口干咽燥,头晕目眩,自汗盗汗,唇甲青紫,舌质黯淡,或有瘀斑,舌红少苔,脉细数。可资鉴别。
科主任胡业彬主任查房,患者胸闷、气短、心慌、双下肢重度水肿,舌质淡,苔薄,脉弦,中医辨病:水肿,中药予益气活血利水。药物如下:

蜜桑皮× 10g

皮× 6g

大腹皮× 10g
茯苓皮× 10g

大腹皮× 10g
炒白术× 10g

苓× 10g

苓× 10g


泻× 10g
姜厚朴× 6g

枝× 6g

芪× 10g

煎服法:水冲服 一日一剂 2次分服 ×7付
服药后,胸闷、气短症状消失,双下肢水肿明显减轻。
2患者陈xx,男,80岁,已婚,汉族,住院号208157
因"反复头晕8年,再发伴右下肢疼痛肿胀15天。"2004年患者日常生活中出现头晕,视物旋转,无耳鸣、听力明显下降,多次测血压升高>140/90mmHg,最高血压165/105mmHg,未予重视,为进一步诊治。2008年,患者症状仍反复发作,开始口服降压药缬沙坦氢氯噻嗪1片 qd,症状改善,血压控制110-120/60-70mmHg,一年后就诊我院门诊,调整降压方案代文80mg qd,血压控制130-140/70-80mmHg,30天前头晕再发,就诊我院,给予改善循环,配合中医辨证论治,头晕有改善,未监测血压,治疗15天后,患者右下肢开始疼痛肿胀,渐进性加重,遂于近日就诊我院,收住病房。病程中无头痛、晕厥、 无四肢抽搐,无耳鸣、听力明显下降,时有视物旋转,无头痛无发热,二便如常,納食可,夜眠不佳。有“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5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史10年,“骶管多发囊肿可能”史,“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左前分支阻滞"史25年,“颈椎病”史10年。体格检查: BP:150/90mmHg,神志清楚,慢性面容,对答切题,查体合作,精神可。全身皮肤黏膜无皮疹,皮肤未见出血点及蜘蛛痣。眼睑无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微绀,颈软,颈部无抵抗感,颈静脉未见异常,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肺部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尖搏动未见异常。心脏相对浊音界阈值。心率85次/分,房颤律,未闻及杂音。外形腹部平坦、对称,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柔软,左下肢正常,右下肢水肿,右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双下肢肤温基本对称。巴氏征阴性、克尼格征阴性。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舌底静脉曲瘀。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及鉴别诊断:患者老年男性,平素饮食休息欠规律,损伤脾胃,痰湿内生,久而化热,上扰清阳,故头昏,加之久病,瘀血阻塞脑脉,脑失所养,可加重头昏。肢体血脉瘀血不通而痛,故水肿疼痛。结合舌脉,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舌底静脉曲迂。故辨证“痰热互结夹瘀”型。注意与“肾精不足”证相鉴别,后者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泻,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为特征。
西医诊断:1.高血压(2级,极高危)2.右下肢血栓?3.丹毒?4.腰椎间盘突出5.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左前分支阻滞

科主任胡业彬主任指出:患者右下肢疼痛水肿经外科、血管外科会诊,及下肢血管造影,考虑考虑:右下肢腓肠肌间静脉丛血栓。已给予抗凝等对症处理,效果不佳。患者有右下肢感染因素存在,加之查体肤温稍高,是否存在感染不能完全排除,但抗生素使用缺乏依据,故暂不执行,预予中药清热解毒通络之剂服之。患者老年男性,平素饮食休息欠规律,损伤脾胃,痰湿内生,久而化热,上扰清阳,故头昏,加之久病,瘀血阻塞脑脉,脑失所养,可加重头昏。肢体血脉瘀血不通而痛,故水肿疼痛。结合舌脉,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舌底静脉曲瘀。故辨证“痰热互结夹瘀”型,依据四诊,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目前暂给予清热解毒通络之剂服之(中药下附)。注意与“肾精不足”证相鉴别,后者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泻,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为特征。药物如下:

车前草10g(包)黄
柏10g
蒲公英10g
川牛膝10g


胡10g

蛭5g

药10g

茹10g


胡10g
乌梢蛇10g

黄10g
炒谷芽10g

水煎服 一日一剂 2次分服 ×6付
患者用药后,下肢无疼痛,下肢水肿消退。疗效显著。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明显。
3患者吕xx,男,64岁,已婚,汉族,住院号:214178
因“反复气喘伴心慌、胸闷6年余,再发加重半年。”于2012-07-23 15:21:45由门诊拟“喘证,DCM”收入我院。患者于6年前开始活动后出现气喘伴心慌、胸闷不适,反复发作,多次在当地医院求治,检查发现心脏显著扩大,考虑“心力衰竭”,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症状稍减(具体情况不详),近半年来气喘加重,稍动则喘,夜间不能平卧,纳差,在阜阳市医院求治,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目前服地高辛0.25mgBID,螺内酯20mgBID,阿司匹林(原研)75mgQD,效果不明显。今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拟“喘证、DCM?”收住我科。病程中精神软,纳差,食后欲吐,大便正常,小便少,睡眠欠佳,不能平卧,气喘需坐起减轻,体力明显下降,日常活动显著受限,体重明显减轻。刻下气喘、心慌、胸闷、乏力、纳差,夜间不能平卧,活动后加重,消瘦。平素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病史。因纳差行胃镜检查显示“胆囊炎、胃炎”。 体格检查:BP:94/62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体型中等,营养不良,扶入病房,急性面容,表情痛苦,高枕卧位,对答切题,查体合作,精神软。口唇紫绀,颈软,颈静脉未见异常,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颈部无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尖搏动弥散,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脏相对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78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二联律,无杂音。外形腹部凹陷、腹部柔软,无压痛以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数。
科主任胡业彬主任指出:患者吕登云,男,64岁,主因“反复气喘伴心慌、胸闷6年余,再发加重半年。”为主症,入院。四诊合参,辨病“喘证”,辨证“心肺气虚证”型,患者久病,脏腑功能减退,心肺气虚,气失所主,且少气不足以息,故发气喘、心慌、胸闷,乏力,夜间不能平卧。其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数亦符合诊断。本证需与“痰瘀互结”相鉴别。后者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咳嗽,咯痰黄稠或白,肢倦乏力,胸膈痞满,可伴有胸部刺痛,发热口渴,尿黄量少,浮肿,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兼促、涩,舌底脉络迂曲。可资鉴别。

西医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中医可给予益气养心补肺,温阳利水之剂,予养心汤合真武汤加减:

太子参1包
黄芪3包
茯苓1包
炙甘草1包

桂枝1包
附片1包
猪苓1包
泽泻1包


生姜1包
葶苈子1包
丹参1包
谷芽1包

麦芽1包
香附1包
×5剂,每日1剂,水冲服,分2次服用
服药5剂后,患者气喘、心慌、胸闷症状减轻,临床疗效显著。
专业学术组织任职情况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老年病科主要负责人
2.中国老年医学会心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3.《安徽中医学院学报》、《中医药临床杂志》编委
4.《安徽医学》《安徽药学》特约审稿专家
5.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理事
6.安徽省中医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7.安徽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8.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
9安徽中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
10.安徽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11.江西中医学院 特聘教授
1978年2月至1982年12月在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
专业学习,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2年12月至1985年9月在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任教
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内科学习,获医学硕士学位
1988年7月至今 在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从事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心血管病工作
1999年至2000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科进修一年
胡业彬主任,系干部保健中心-老年病(心血管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评审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心脑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中医学院特聘教授,《安徽中医学院学报》、《中医药临床杂志》编委。《安徽医学》《安徽药学》特约审稿专家。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安徽省中医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安徽中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老年病科主要负责人。工作认真负责,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等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深受患者好评。参编专著、工具书8部。发表论文30余篇。
曾受
何种
奖励
1. 2000年被评为我院“杰出中青年专家”
2.2001年度我院优秀科主任
3.2002-2003年度我院优秀党员
4.2003年度我院优秀科主任
5.2004年安徽省人事厅、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6.2005-2006年度我院优秀党员
7.2010年度我院优秀科主任
8.2012.1中共合肥市委干部保健专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安徽胡氏宗亲网 ( 皖ICP备10204315号 )  

GMT+8, 2024-4-28 04:56 , Processed in 0.12484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