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安徽胡氏宗亲网,胡姓的精神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华胡氏歙县高山派

[复制链接]

452

主题

590

帖子

28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877

特殊贡献勋章终身成就勋章踊跃发帖勋章原创先锋勋章资料贡献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20 17:1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胡万善

    歙县高山派胡氏是清华常侍胡氏延晞公(九公)分布在歙县南乡的一支(旧谱称古歙高山派),从元初年间迁入至今已有700余年,后迁徙四方。在歙县南乡主要分布在现在的北岸镇、霞坑镇和深渡镇等。北岸镇有高山、上高山、槐棠、金川、佛川等自然村;霞坑镇有塘川、伏溪两自然村;深渡、武阳等乡镇分布有东川、横坑、石洞坑和章八亩等自然村,因年久失联又地处山区,寻找未果。其中北岸、霞坑两镇的七个自然村现在共计有常侍胡氏人口约2000余人。另外还有多支迁徙浙江遂邑东亭新堨畈、湖口后岭,淳邑仁寿乡云濛源、胡村畈、郎角塘等乡村,都已年久失联。
    从《古歙高山派旧序》得知,高山派早在明嘉靖辛亥至癸丑年间就参加了清华常侍胡氏九公派宗谱会修,乾隆辛巳年间参与了文敏公宗谱会修,嘉庆辛酉年间又有部分支派参与了九公崇先祠宗谱续修。另外各支派在不同时期也多次续修了支谱,其中最近一次是民国二十一年。
    一、基本情况
    下高山村:原名高山村。清华常侍胡氏十二世竺公于元初迁入居住,建祠立业,后子孙迁徙四方,是清华常侍胡高山派的发源地。宗祠《笃伦堂》是高山派的总祠,从前每年清明节期间各分支都要派人前往祭祀,已于公元2000年后拆买用于修建通村公路。同村还有明经胡氏,由上高山村迁入。全村现有胡姓人口约400人,常侍胡、明经胡人口相当,各约200人。
    高山坞口村:由学公十五世佛家奴公从下高山村迁入兴建。该村距离下高山村仅半华里,后来因两村扩建已连成为一个自然村,当年自建的祠堂在上世纪初倒塌后又复回到下高山村总祠。
    上高山村:村里有两支胡氏,其中一支常侍胡氏由学公十五世佛祖公从下高山村迁入,另一支明经胡氏从绩溪迁入。全村人口约360人,其中常侍胡占三分之一,约120人;明经胡占三分之二,约240人。村中原有两座宗祠,其中一座是常侍胡氏的《九如堂》,已倒塌;另一座是明经胡氏的《余庆堂》,该宗祠保管良好,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
    上、下高山两个自然村相距不足一公里,上高山村在山顶,下高山村在山腰。
    槐棠村:原名李黄塘。由学公十五世未公从下高山村迁入,人口鼎盛时有600余人,现有常侍胡人口约300人。胡氏有一宗祠《敦伦堂》已倒塌。该村学公十九世寿一公又分迁歙南东川,待再寻。
    以上三个自然村今属北岸镇高槐行政村。
    金川村:原名金竹岭。该村常侍胡分上门和中门支派,其中上门由学公十七世兴祖公从高山坞口村(现合为下高山村)迁入,中门由学公十八世文保公从下高山村迁入。全村人口鼎盛时有1000余人,目前人口约600人。有两座胡氏宗祠,上门《叙伦堂》,中门《全德堂》,现在仍然完好。老村建在半山坡上,因交通和预防地质灾害等原因,从2014年前后在镇政府的规划下,全村迁至北岸镇旁边建立了一个新金川村,是北岸镇的一个行政村。该村是黄山贡菊的原产地,以盛产贡菊而闻名。
    佛川村:原名佛岭脚,由学公十九世巳公、字东林从下高山村迁入。全村胡姓,现有人口约400人。有一座胡氏宗祠《本仁堂》,现仍然完好。该村今属北岸镇呈村降行政村。
    塘川村:原名塘林广。由学公十九世琛公讳长生从下高山村迁入,全村一姓,人口约200人。原有一座胡氏宗祠《笃伦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拆攺成村茶叶加工厂。因为村建在深山里的山坡上,交通不便和为预防山体滑坡,在当地镇政府的规划下,于2014年间按自愿原则在就近各自然村安置。
    伏溪村:原名逢川。由学公二十世积华公从塘川村迁入。多姓村,人口约320人,其中胡姓占一半约160人。胡姓原有两座三进两天井的宗祠,其中一座总祠名《叙伦堂》,大约建于公元1600年前后,因年久失修部分倒塌于公元1957年间拆改为古戏台,现今为村民逢年过节的娱乐场所;另一座支祠名《崇德堂》,约公元1870年间建,也因失修于公元1999年夏拆改为村小学。其中《崇德堂》大厅内两根大柱上原来有一副长联:“ 崇高由积小而来勿嫌微细 ,德行本修身所至奚可糊涂”,这是先祖对本村胡氏子孙后代的教诲和忠告。
    塘川、伏溪两个自然村今都属霞坑镇里方行政村。
    以下四村都是旧村名,现在村名不清,因村小又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寻找无果,待再寻。
    东川村:由学公十九世长寿公从李黄塘迁入。
    横坑村:由学公二十一世宗玄公裔从金川中门迁入。
    石洞坑村:由学公二十一世宗政公裔从金川中门迁入。
    章八亩村:由学公二十一世宗浩公裔从金川中门迁入。
    二、1——20世渊源谱
    (一)九公清华派(部分)
        一  世:学公:字学辉、号真翁,行十八,瞳公第十三子。生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咸通九年中进士,协晋王李克用勅除黄巢有功,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文德二年(公元888年)归田由古歙黄墩迁徙婺源清华。卒天佑丙寅年(公元906年),墓葬十八都里元洋峩,壬山丙向。妻李氏,封歙安夫人。生八子:遵、崇、恂、文、武、愈、润、庆。学公为清华常侍胡氏始祖——常侍胡一世。
        二  世:武公:字延晞,行九,尊称九公,学公第五子。官勒评事。娶王氏节度使徽公之女,续娶詹氏。子二:继宁、文敏。其中继宁公迁徙长饶厥派。
        三  世:文敏公:行廿二,妻周氏。子四:珍、霆、靖、伦。
        四  世:霆公:行三十七,妻江氏。子四:灌、远之、拱辰、置。
        五  世:置公:行七十,妻张氏。子三:师宰、廿二、照。
        六  世:廿二公:官至评事。子三:谊、述、谅。
        七  世:述公:字文仲,行三十。子三:楘、务、矜。
        八  世:天矜公:字周简,行四十六。官至咸宁县令从正郎、复州玉沙县宰、澧州通判等,为政严明。妻丁氏。以兄楘之次子非震为嗣。
        九  世:非震公:字彦卿,行三十九。子一:之德。
        十  世:之德公:字景纯,行廿九。由婺源清华迁徙祁门金岭。子三:思惠、思忠、思聪。
    (二)桂林、高山派
       十一世:思聪公:由祁门金岭迁徙古歙桂林。妻吳氏,生子四:千一、千二、千三、竺。后其子千一迁浙江严州淳安梓桐,妻江氏;千二迁杭州,妻江氏;千三迁绩溪,妻毕氏。
       十二世:竺公:行千四,官至徽州州判,因避元乱由桂林迁歙南高山老屋下,即今歙县北岸镇高山村(今称下高山)。竺公是清华常侍胡歙南高山派之始迁祖。妻潘氏,子一:庚。
       十三世:庚公:妻程氏,子四:明旺、明庆、明广、明卿。十四世:明旺公:行四十,官承事郎,妻方氏,子一:進甫。
       十四世:明庆公:行德二,官淳安知县。妻吳氏、卢氏,吴氏生子四:亥、卯、未、均礼;卢氏生子一不详。
       十四世:明广公:行德三,妻李氏,子一:佛祖。
       十四世:明卿公:行德四,官任扬州盐运使,锦衣归田。妻江氏,子一:佛家奴。
       十五世:進甫公:字义温,娶潘氏。未续,不详。
       十五世:亥公:字仁温,娶鲍氏生子一:智乙;娶洪氏生子一:周保。
       十五世:卯公:字义端,妻程氏,生子二:关保、闰。
       十五世:未公:迁李黄塘,即今歙县北岸镇槐棠村。四传至十九世长寿公又分迁东川。
       十五世:均礼公:出赘金坑程氏,后迁休邑。
       十五世:佛祖公:迁上高山民户。
       十五世:佛家奴公:迁高山坞口,娶程氏,子三:关、肇、保关。
       十六世:智乙公:娶范氏子三:胜奴、外寿、山童。
       十六世:周保公:娶洪氏子一:和寿。
       十六世:关保公:妻朱氏,生子一:荣祖。
       十六世:闰公:未续,不详。
       十六世:关公:未续,不详。
       十六世:肇公:未续,不详。
       十六世:保关公:娶程氏,子三:兴祖、任宗、节寿。
       十七世:胜奴公:居中巷,娶程氏,子二:福、寿。
       十七世:外寿公:娶张氏、续娶方氏。未续,不详。
       十七世:山童公:娶  氏,子三:广、崇、胜。未续,不详。
       十七世:和寿公:娶  氏,子三:宗远、宗义、宗永。
       十七世:荣祖公:妻吕氏,子三:戊保、三保、文保。
       十七世:兴祖公:娶汪氏,子四:兴童、进童、佛童、胜童。由高山坞口迁金竹岭上门,即今北岸镇金川村。其中有二十一世贵后公又迁苏州甪直。
       十七世:任宗公:子孙仍居住坞口,其他不详。
       十七世:节寿公:不详。
       十八世:福师公:娶张氏,不详。
       十八世:寿师公:娶李氏,不详。
       十八世:广师公:娶王氏,子一:武安。
       十八世:崇师公:娶  氏,子一:祖安。
       十八世:胜师公:娶吳氏,子二:富安、广安(止)
       十八世:宗远公:字仕贤,娶方氏,子五:俊、杰、英、雄、琦
       十八世:宗义公:字仕宁,娶李氏,子二:社生(止)、贵。
       十八世:宗永公:字仕本,娶方氏,子五:琛、瑜、琳、球、珎。
       十八世:戊保公:娶  氏,子一:添德。
       十八世:三保公,字彦和,妻  氏,子二:和童、巳。
       十八世:文保公,由高山迁金竹岭中门,即今歙县北岸镇金川村。该支后裔有迁现在深渡镇的横坑、石洞坑、章八亩等村。
       十九世:武安公:娶  氏,子一:致和。
       十九世:祖安公:娶  氏,子一:致雨。
       十九世:富安公:娶余氏,子四:福生(止)、本生(止)、祖生、员生。
       十九世:俊公:名想生,娶余氏,子四:穗、科、穆、柫。
       十九世:杰公:名助生,娶毕氏,子四:税、秩、穣、荣。
       十九世:英公:名文生,娶姚氏,子三:龙、虎、彪。
       十九世:雄公:名武生,娶肖氏又娶汪氏,子二:璟孙、瑝孙(止)。
       十九世:琦公:名员生,,迁遂安洞庭新堨畈,娶方氏,子三:显、太、高(止)。
       十九世:贵公:娶  氏,子四:荣、华、富、贵。
       十九世:琛公:讳长生,由高山迁塘林广,即今歙县霞坑镇塘川村。妻方氏:子二:积荣、积华。
       十九世:瑜公:讳礼生,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由高山迁淳安仁寿乡云濛溪。
       十九世:琳公:名智生,妻黄氏。止。
       十九世:球公:名仁生,妻姚氏,子二:祜、祐。
       十九世:珎公:名信生,妻潘氏,子三:郁、通(止)、泰。
       十九世:添德公:出戍普定卫。不详。
       十九世:和童公:娶  氏,子二:文昇(止)、永昇。
       十九世:巳公:字东林,由高山迁佛岭,即今歙县北岸镇佛川村。
       二十世:致和公:娶  氏,子三:涛(止)、洪、澋。
       二十世:致雨公:娶  氏,子五:。和、贵、金、玉、禄。
       二十世:致云公:娶  氏,子二:牙(止)、容
       二十世:祖生公:娶  氏,子四:涛(止)、泗、沅、潮。
       二十世:员生公:娶  氏,子二:湧、汝。
       二十世:穗生公:字廷元,娶张氏,子三:镇、錂、盈。
       二十世:科生公:字廷亨。不详。
       二十世:穆孙公:字廷利,娶余氏,子二:浦、漠。
       二十世:柫孙公:字廷贞,娶潘氏,子三:浩、滔(止)、演。
       二十世:税孙公:娶吳氏,子一:太潜。
       二十世:秩孙公:娶余氏,子一:源。
       二十世:穣孙公:娶徐氏,子三:法、溶、涓。
       二十世:荣孙公:娶  氏,子四:昂、慷、慨、轩。
       二十世:龙公:名张寿,娶  氏,子一:池。
       二十世:虎公:名李寿,娶  氏,子二:濍、琇。
       二十世:彪公:名福寿,(止)。
       二十世:璟孙公:名朋佾,娶余氏,子三:洪、渊、泓。
       二十世:显度公:娶余氏,子二:滄、海。  
       二十世:太度公:迁遂安东亭新堨畈,子一沬。
       二十世:英荣公:娶  氏,子一:滋。
       二十世:英华公:不详。
       二十世:英富公,:不详。
       二十世:英贵公:不详。
       二十世:积祜公:字名伦,娶潘氏,子一:灿。
       二十世:积祐公:娶吳氏,子一:灌。
       二十世:郁公:娶  氏,子三:洁、贵、乙。
       二十世:泰公:娶蔡氏,子三:治、江、汴。
       二十世:永昇公:娶  氏,子四:义、智、富、贵。
   (三)另加逢川支派始迁祖、塘川支派外迁祖
        二十世:积荣公:居塘林广,即今霞坑镇塘川村。娶  氏,子五,其中第三子沆公又分迁淳安郎角塘。
        二十世:积华公:娶潘、方氏,由塘林广分迁逢川,即今歙县霞坑镇伏溪村。子一:泾。
    三、字辈
    (1) 23世——30世:
    元、良、宗、明、应、兆、国、正。
    (2)31世——50世:
    根本原绳孝,勋名仰烈忠,远承槐荫茂,广植桂芳浓。
    各支派传承快的已到第三十九世烈字辈,慢的还在第三十二世本字辈,相差7世。
    四、高山各支派宗祠堂号
    下高山村:笃伦堂(即高山派总祠)
    上高山村:九如堂
    槐棠村:敦伦堂
    金川村上门:叙伦堂
    金川村中门:全德堂
    佛川村:本仁堂
    塘川村:笃伦堂
    伏溪村:叙伦堂,
    一支祠:崇德堂。
    东川村:
    以上各支派的祠堂只有佛川村、金川村上门、中门的还保留外,其他的都已倒塌或拆除或改建它用。
伏溪村常侍三十五世孙胡万善谨撰
二0一八年一月二十日
    资料来源:(1)《清华胡氏九公宗谱(崇先堂)》、《胡氏文敏公宗谱》。
              (2)实地寻访调查。
    附两篇序言
    (一)古歙高山派序
    环宇皆山也穹然而高,号名山者三百而泰岱为尊,其稍殺者为岗为阜,其下为培塿,千支万络不可枚举。然原而溯之岗阜、培塿根於泰岱,又祖与崑崙,是环宇之山高高下下必以崑崙为宗矣!夫人猶山也,人之於族若大若小支分,而派别亦猶山之,由崑崙而泰岱而岗阜而培塿一本而异也。                          
    考胡氏自李唐常侍学公崛起星源之青华,磅礴郁积大发,其荣而云仍之昌炽遂不啻千岩万壑之竞秀而争奇,是青华乃胡氏之崑崙乎!阅十传而曰之德公者由青华迁祁之金岭,再传曰思聪公又转徙歙之桂林,其子竺公复自桂林仰止高山因卜居焉,嗣是子姓蕃衍别井分疆亦不一。其族惟廿世璟孙公而下世守先人遗业至今,猶山中人耳。其由此而他旁者为塘林广、佛岭、逢川、绩溪仁里、遂安东亭后岭暨淳安之云濛源等派虽各聚其乡,族又以高山为尊。然则高山固未敢云泰岱乎?但从高山而分巒列嶂者或大或小幾若岗阜、培塿之环泰岱而星罗碁布矣!  
    岁届辛已之春,星源宗人集修谱,纪凢歙之敦本原者几与群山之赴荆门而彼高山之支脉络,相维大小相贯亦与从事焉,以见千年顾祖歙之休风。今犹有存者是又总泰岱岗阜培塿而悉归本于崑崙也。因略述其源流垂诸简牒,使绵绵之冑与峩峩之山并峙不朽云。
    峕
    乾隆辛巳岁一阳月
    星源张图南拜叙
    (二)古歙高山派旧序  
    皇帝在位三十二年中秋月,余治装将之西江参政,适宗人潘子隆者以其姻亚之胡氏曰演、曰渊、曰澯之弊徴余序诸谱。余曰:高山之胡果我青华之所由分与子隆。子曰:迁诸高山者虽自桂林,而桂林自祁之金岭,则本於青华,自源而委迁派甚明,故其家乘与青华谱系如日星也,不然而令甥云衢氏肯苟合乎?余曰谱贵不冒附不谬援,在云衢既无谬援之失,而高山必无冒附之愆,夫然则葺之者析之极其精无不乱,合之者归之极当而不遗也!余可以无言邪自昔。
    天子因生赐姓,而谱系之作由来尚矣,坏於五季之僭,乱紊於近代之混淆,而宗子之法治不明矣!余姻家亦为此懼,克绍前烈重脩总谱,会远近之宗枝叙昭穆之世次,葢欲使各宗知从迁自而不失夫木本水源之思也。今集而至於高山,亦将使高山之为子若孙者知其所迁之由,皆曰青华其本根也,金岭其条干也,桂林其枝叶也,而高山其花实也。以根总干、以干总枝、以枝总实,因青华之盛举而其实以附枝、枝以附干、匕以附根,非吾人之所當知者乎!噫,慈固总宗之意也,而亦会归之意也!是为序。
    赐进士岀身大中大夫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
    桃溪潘釴撰
    注:
    1、关于撰序的年代:“黄帝在位三十二年”,具体是哪位皇帝撰者未提,序末也没有注明岁次,具体是哪位皇帝难以确定。经查阅有关资料,明朝成化至嘉靖年间,江西婺源桃溪十里潘一族有九人中进士,他们是:潘珏、潘珍、潘旦、潘选、潘鉴、潘錡、潘潢、潘镒和潘釴,其中潘釴是明嘉靖十一年的进士,而嘉靖皇帝在位有45年,所以可以确定旧序撰于明嘉靖32年,岁在癸丑。清华胡氏九公派在嘉靖三十年(岁在辛亥)间组织修谱,这篇旧序说明古歙高山派参加了这次续修宗谱。
    2、名词解释:
    宗人——这里指宗亲。
    姻亚——泛指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即亲家互称。
    以其姻亚——这里的“其”活用为第一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
    五季之僭——指“五代之乱”或“五季之乱”。昔人称:“五季”,季,末世也。在五代时期唐代名城长安、洛阳、扬州,尽化为灰烬。僭(jian)——超越本分。
    克绍——基本意思是能够继承。
    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官庙次序。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7

主题

13

帖子

160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03

踊跃发帖勋章原创先锋勋章资料贡献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8-10-10 09:15:33 | 只看该作者
章八亩村已找到
       章八亩村:今村名江八亩,隶属歙县武阳乡,村庄建在新安江旁的半山坡上,风景秀丽。
       始迁祖是大春公,学公第二十七世,清初年间从金川村(金竹岭)中门迁入。曾
建有一祠堂,早已拆毁。全村胡姓约200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安徽胡氏宗亲网 ( 皖ICP备10204315号 )  

GMT+8, 2024-4-20 21:46 , Processed in 0.0893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